7月21日,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厂S48井注气现场,油藏技术人员罗浩查看注气压力,观察油井生产状况。该井前期通过重新构建注采井网,解决了气窜难题,目前井组日增油20余吨。
今年以来,受底水锥进和气窜影响,采油一厂碳酸盐岩油藏自然递减持续加快,技术人员深化岩溶系统与剩余油认识,先后对S48等4个单元的储量动用情况进行精细评价,对5个重点井组的注采井网进行优化调整。截至目前,这5个井组日增油70余吨,新增动用储量475万吨。
“对于气驱有效动用程度低的问题,我们逐个分析各开发单元、路径的储量动用状况,采取‘注气+’、换向注采等措施,进一步提高了注气效率。”该厂开发研究所副所长赵黎明介绍。
TK210井组共有4口井,目前剩余油主要聚集在残丘高部位。该井组前期为“低注高采”井网,即低部位注气、高部位采油。随着多轮次注气开发,高部位TK211井发生气窜,生产效果逐渐变差。技术人员通过换向注采,实施高注低采生产,将TK419CH等井转为采油井,在TK211井大残丘高部位注气,构建了“1注3采”井网。目前,低部位生产井已见效,含水率下降,日增油17吨。
针对今年以来发生气窜的4个井组,技术人员及时调整驱替路径,将井组低注高采开发方式调整为高注低采,重新构建井网,开发效果明显改善。下一步,该厂将优化调整S47等6个气驱井组的井网,扩大注气规模,进一步实现井组稳定受效,助力老区块增储上产。